希俄斯的新道院

 

nea monh_copy

 
希俄斯道的新道院建築群,在一九九零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及保護對象,主要是因為本院中所擁有的古代馬賽克壁畫。本道院是本島,甚至全愛琴海最重要的中世界拜占庭古蹟之一。

道院由拜占庭國君敕建於十一世紀中葉。君士坦丁八世的兩個女兒,同時也是瓦斯里二世的兩個侄女,佐伊和德奧哆啦,以及君士坦丁九世,佐伊的第三任丈夫,都曾出資興建本院。

根據修道人的口傳,當年三位希俄斯島的隱修士在一棵桃金孃樹的枝條間尋獲了一尊顯靈跡的聖母像。後來道院的主教堂即建立在尋獲聖像處。這三位隱修士:尼基塔、約安和約熙福預言了當時流亡在萊斯佛島的君士坦丁莫諾馬赫將會登上君士坦丁堡的王座。後來預言果然應驗,作為對他們所作預言的答謝,登上王位的君士坦丁以豐厚的恩賜協助在尋獲聖像的桃金孃樹所在處建造了教堂。

對此奇蹟之地心懷敬畏的君士坦丁九世不僅出資建造了教堂,並命人以馬賽克鑲嵌畫裝飾之。一零四九年舉行了主教堂的祝聖典禮,而整個工程的最終完成,則是君士坦丁莫諾馬赫本人死後的一零五五年的事情,那時已經是女王德奧多拉的治下了(一零五五至一零五六年)。

君士坦丁莫諾馬赫也賜予了道院田地、房產,並特許道院擁有自己的船舶,而且這些船舶都享有免徵稅賦的特權,而道院本身則被賜予了自治權。以上種種的特恩,在以後歷任的拜占庭國君統治下,不但被多次確認,甚至還有所加賜。由是之故,一直到希臘獨立戰爭時代,本道院是愛琴海諸島中最具盛名和最富有的修道院之一。獨立戰爭期間,道院的盛況開始衰落。

在千年的歷史中,本道院經受了許多次毀滅性的打擊。最嚴重的是十九世紀的希臘獨立戰爭期間,一八二二年佔領道院的奧托曼土耳其軍隊劫掠並縱火焚燒了道院。而一八八一年的強烈地政也對倖存的建築造成很大損害。

十一世紀初建時的建築,如今尚存的有主教堂(喀托利孔),蓄水池,塔樓,齋堂的一部分以及院牆之外的墓園中的聖路喀教堂。

道院的主教堂是奉獻給聖母誕神女的,其慶節是每年的八月二十三日。此堂是十一世紀的古建築,由主殿,第一外殿和第二外殿組成。在主殿和第一外殿的牆上,有少部分為大理石護壁所覆蓋,除此之外的幾乎所有牆面都充滿了十一世紀的馬賽克鑲嵌畫作品,只有穹頂和東側拱券例外。

在主殿中,保存最為完好的馬賽克圖像是”主受聖浸像”,此像和”主受難像””主復活像”共同組成了一個巨大而華麗的三聯聖像圖景。

 

neamoni 7

 

neamoni 8                         neamoni

新道院主教堂中的馬賽克鑲嵌畫是最嚴謹的拜占庭工藝傳統的代表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在此,古代的藝術大師們混合了來自亞細亞的希臘化時期古典藝術及拜占庭的宗教藝術傳統,創造了馬其頓王朝聖像畫及馬賽克鑲嵌畫的輝煌成就。他們所用的鑲嵌材料,是天然石塊及天然材料所製造的玻璃。將這些材料打制成細小的多面體。這些多面體對光線的特殊反射,給作品平添了神秘而獨特的色彩。

大約距今一百五十年之前,著名的聖徒奈克塔里在本道院出家為修士。而今天,道院已經被改為女修道院了。

電話: (+30) 2271079391